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强调:“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教师有真才实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价值观,正确的荣辱观,学生就会奉为榜样,敬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个21世纪的教师,我身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政府对我们的重视,家长的如此重视,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己所能为学生服务。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成。很多老师都在感叹现在的学生太难教了,太不听话了,当然我也不例外,玩是孩子的天性,可是不学习也就失了做学生的本分,对于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教育他呢?
我的想法就是和他们做朋友,做平等的朋友,给他们微笑,和他们沟通,去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让他们感受到你是和他们平等的,用他们的思维去看待他们所做的事,让他们和你说真话,说实话,敢和你交流,那么你对他们来说就有一种权威性,他们就很乐意做学生该做的事!我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爱,学习一般的爱,学习差的也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作为一个一年级的体育教师,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自己。教师要为人师表,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要使学生“亲其师”,教师首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这种威信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学问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用微笑对待每个学生! 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记得在一次体育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做了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转眼到了下课同学们仍觉得意犹未尽,下课后竟然有位学生笑着对着我说:“妈妈,今天玩得真开心。”实践证明,学生上自己亲近的老师的课时,往往产生愉悦、和谐的情感体验,会在平静、亲切而又活泼的气氛中学习。
作为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本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师德师风,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在我的身边,许多老师敬业爱生的事迹常常感动着我!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它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地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个好老师。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对待做错事的学生要多一些宽容,设身处地,以科学的态度,真情真心真诚来对待他们。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学识魅力与人格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存淡泊名利之心、树立德育人之志、践春蚕蜡炬之行,个个都能真正为好师、育好人!
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