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动态

儿童夏季安全防护小知识
2022-07-03  作者(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微信公众号


    近日连续的高温让人昏昏沉沉的。中暑和空调病是夏季最容易发生的两种病症,同时也是溺水的高发期。儿童青少年贪凉怕热,相比成人更易中暑或患有空调病,且其安全意识薄弱,还易发生溺水。因此各位家长应警钟长鸣,防止意外的发生。

中暑

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主要症状:患者出现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现象,体温达到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

急救措施

搬移:轻者要迅速到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敞开上衣。可服十滴水、仁丹等防治中暑的药品。

降温:物理降温作为首要治疗方法。可在患者头部敷冷毛巾,如果患者的体温持续上升,可用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有条件可以澡盆中用温水浸泡下半身。

补水:患者有意识的情况下,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促醒:若患者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转运: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或痉挛,必须立即送医院诊治。在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注意保证呼吸道畅通。

预防措施

1、做好防晒工作。尽量避免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去户外进行活动,外出建议带上遮阳伞,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家里也要准备一些防中暑的药品,比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备不时之需。

2、尽量减少外出。儿童体质较弱,在天气炎热时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但也要避免长时间呆在有空调的房间,因为冷热交替的环境是非常容易发生中暑的。

3、保证充足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4、饮食要合理。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空调病

指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因空间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致病微生物易滋生、室内湿度偏低、室内外温差较大,使身体产生环境适应不良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症状:疲倦,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感冒,发烧;喉咙疼,胃肠不适;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黏膜干燥,呼吸道过敏等。

空调病的危害

引发肠道系统疾病。肠胃对温度的刺激十分敏感。室内外温差过大,胃肠道蠕动加快,导致消化功能失常,引起腹痛、腹泻。

引发呼吸系统疾病。从炎热的室外进入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间容易感冒、咳嗽,甚至会诱发哮喘、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颈肩腰腿痛。夏天穿的少,肩关节、膝关节、腰部等长时间暴露在凉风下,容易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还容易诱发颈椎病、肩周炎等。

头晕头痛。空调房的密闭空间含氧量不够,长时间大脑缺氧会引起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和学习效率下降;严重时会使人失眠,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

皮肤干燥和眼睛干涩。空调吹久了,皮肤会干燥发痒,尤其是对患有慢性皮肤疾病的人,对温度变化相当敏感。如果处在冷气房久了,皮肤也会因过于干燥而出现痒症,这是空调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密闭环境下,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持续累积在空气中,眼睛容易发红痒痛。

影响新陈代谢。夏季,受到气温的影响,人体会自然的出汗。出汗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体内的很多废物会和汗液一起排出。一直呆在空调房内,毛孔受冷会收缩,排汗功能失调,出汗减少从而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

预防措施

注意清洁。定期清洗是在源头消灭病菌,使用空调前建议清洗空调滤网,并且定期清洗,减少粉尘堆积和霉菌的滋生。

温度不宜过低。既舒适又不影响健康的室温应该是26~28℃,出汗后不宜马上打开空调猛吹,冷空气会刺激人的毛孔剧烈收缩,从而引起头晕、头疼、流鼻涕、关节疼痛等症状。

避免空调直吹。开空调时,冷空气向下沉,因此风最好向上吹。不要让通风口的冷风直接吹在身上。

定时通风换气。长时间关闭门窗会导致屋内空气污浊,含氧量降低,细菌繁殖,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明显提高儿童哮喘发病率。尤其在开空调的房间不要吸烟、炒菜等,注意通风。

注意补水保湿。长期呆在空调房里一定要注意补充水分。使用空调时,房间内应放加湿器或用吸满水的墩布拖地保湿,使房间保持适当的湿度。

避免长时间开空调。在清晨或晚间,如果温度尚可无需开空调,避免创造恒温环境,反而使儿童无法适应环境温度变化,调节能力降低。

溺水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每年因溺水死亡人数估计为37.2万例,每小时就有40多人溺水身亡。在我国0~14岁儿童伤害死亡原因中,溺水高居榜首。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0%,而0~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因此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如果溺水事件发生时,该怎么办?

自救

1. 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发现有人时立即呼救。

2. 仰泳露鼻,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果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他救

1. 第一时间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

2. 寻找漂浮物,如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脱离,清除口咽部、鼻腔内污物。

3. 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以免发生群体性溺水。

4. 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性溺水。

预防措施

防溺水“六不准”:

1.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 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4.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 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不要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

注意安全警示,不要到无安全措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家长以及学校要严格教育学生不要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防溺水“八避免”

1. 避免去近几年有人挖(采)沙的河道游泳;

2. 避免去水库主干渠游泳;

3. 避免在危险地段推拉玩闹、清洗衣物、打捞物品等;

4. 避免雨中、雨后在河道、湖塘、井池边行走,避免雨中单独过桥(渠道、堤坝等);

5. 避免去不熟悉水域游泳;

6. 避免在恶劣气候条件下游泳,如正午暴晒期间、天气多变时刻等;

7. 避免到深水区、冷水区游泳;

8. 避免到污染严重、水质差的水域游泳。在雷雨季节提倡家长送学生到校,接学生返家。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