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全球常见病,WHO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5亿名抑郁症患者。近年来,儿童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儿童青少年自杀、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学校、社会都带来巨大的影响。
一、你的心,“感冒”了吗?
有人将抑郁症形容为“心灵的感冒”,它不同于通常的情绪波动,而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情绪低落、悲伤的时刻,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自我调节和恢复。而如果这些表现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超出了能够自我调节的范围,持续性地处于消极的状态中,就要警惕是否有抑郁症了。
二、不要忽视孩子的“求救信号”
儿童青少年还处于心理发展不完善的阶段,可能还无法意识到自己有消极情绪,也不会准确地描述这些情感。正因如此,儿童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后往往会出现行为上的改变,并且这些改变会持续一段时间或反复出现,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1、不高兴
有的孩子变得沉默少言、悲伤压抑,高兴不起来,有时无缘无故哭泣。有的孩子则表现为容易发脾气、烦躁、敌意、愤怒。
2、无聊
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不想学习、玩耍,不想参加集体活动,不想与人交流。
3、“都是我的错”
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一无是处、给别人造成了麻烦、都是自己的错等等。过度地自责、内疚,对外界事物感到悲观、绝望。
4、叛逆
原本听话的孩子,忽然变得逆反、冲动、厌学,出现违纪行为。
5、躯体症状
在没有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仍表现出头痛、头晕、疲乏、心慌、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
6、自杀自伤
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自杀、自伤的想法和行为,这也是最令人担心的。如果不能及时有效治疗,患者可能会重复自杀、自伤的行为。
三、呵护孩子的心,家长这么做
舐犊之情,人之天性。而孩子最信任的也是父母。家长应该怎样预防和应对孩子的心灵“感冒”呢?
1、做个“三不”家长
当孩子主动与家长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时,家长不要随意打断,不要任意批判,不要主观臆断。设身处地,认真倾听,开放交流。可以不认同孩子的想法,但一定要接纳孩子的感受,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使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对于孩子的烦恼和问题,要一起分析讨论,共同寻找办法,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2、带孩子动起来
研究表明,规律的有氧运动和沐浴阳光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绪。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户外运动的习惯。可以与孩子一起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培养相关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
3、帮孩子睡足吃好
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容易导致情绪波动,抑郁症也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或缓解抑郁症状。同样,食欲减退也是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
Ø 重要提示
如果发觉孩子反复出现异常情绪和行为,应及时至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切勿讳疾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