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师说»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江泽民同志在谈话中也说过:“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品格之高下。陶行知先生认为,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满天下”是他奉行的格言,他以博大的爱倾注在少年、儿童、学生的教育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新人。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现代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著名的教育家郝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对学习较差,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自卑感很强,心理压力也很大,很少能得到更多人的理解。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看到他们的长处,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感情上给予更多一些投入,将融融的师爱洒向这些迟开的花朵。教师要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全面关心,做到既尊重、信任、爱护学生,又坚持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而教师对待学生态度的好坏则取决于教师道德素质高低。陶行知先生指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因而教师应该以博大的胸怀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同甘共苦,将这种爱凝结成师生的合力,转化为克服困难的动力,帮助每一个学生进步,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品德。师德乃师之魂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总是能心诚地对待领导和同事,力图避免侵犯同事的尊严、影响合作的种种行为。对同事取得的成绩由衷地表示祝贺,在业务上和修养上能取长补短。对于同事的表现和有关工作的批评在其当面而非私下进行。承认自己在教学、教研上的不足,努力客观地对待同行的评价。对自己取得一点成绩或受到一点批评都能坦然处之。能承担学校管理中教师应承担的责任。与同事能和睦相处,乐意帮助同事,把同组的教师视作家人,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师德高尚的教师能组成一个紧密的教师团体,产生高效益的教学效果,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陶行知先生指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知识社会的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现实,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方能胜任教师工作。21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奉献全部精力来精通自己所授的专业知识。
总之,只有把教师的道德素质提高了,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因此,新世纪的教师要以“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为光辉榜样,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实现我们的强国梦而作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教师队伍的一员。要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用真挚的爱心,培养呵护身边的每一个学生,才能使教师的职业更加崇高,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去不平凡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