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班级博客 > 五年级博客 > 五年级三班 > 班级之星

我和“古董”兔子灯的故事 唐恬昕
2016-05-04  作者(来源):[暂无]

               我和“古董兔子灯的故事

临近元宵节,我和妈妈到城隍庙的老房子收拾那里的旧物,我在阁楼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是用很薄的细竹片和线绑起来的,有四个厚木片做的轮子。妈妈看到惊喜的说:“啊呀!这是我小时候的元宵节花灯,我以为早扔了。”我有点不相信:“这种奇怪的东西是灯?”“对啊!还是兔子花灯。你看这是耳朵这个是头,下面的轮子可以动的”妈妈给我解释。看我还是不太相信,妈妈继续解释道:“这是最传统的花灯,你外公当年给我做的。外皮是纸糊的,再用白色皱纸剪出兔毛一层层的贴上去。然后再把红色和金色的纸剪成水滴状和圆片状做眼睛。里面点上蜡烛,用绳子拖着地上跑的,可拉风呢!”我拿着兔子花灯的架子,觉得它如果有皮和毛会很漂亮。很可惜没有看到它完整的样子。

下午妈妈带我到城隍庙玩,我看到那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花灯,有的传统的灯笼造型,有的动物灯笼造型。还有好大的会动的猴子或者神话人物。逛了一圈没看到纸糊的灯笼,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没看到有纸做的花灯嘛?”妈妈耐心的解释道:“古时候,人们使用竹片做骨架,宣纸蒙皮做花灯,在上面画上各种的图案。不过不容易保存。现在做花灯的材料从竹片演变成铁丝,宣纸变成了尼龙布料。无论材质如何改变,花灯都是我们中国一项传统的文化习俗。流传了几千年了!”“几千年?!那么久?”我听了很惊讶,没想到花灯的流传时间那么长。

听了妈妈对于元宵节花灯的介绍。我决定要把妈妈小时候的兔子花灯修好,把兔子花灯的骨架带回家,让外公教我如何蒙皮如何制作兔毛。到时候和妈妈一起拉着兔子花灯过一个特别的元宵节。

 

 

         启新小学    三(3) 班     唐恬昕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