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班级博客 > 2013年备份 > 五年级博客 > 五年级一班 > 资源共享

谈谈对“责任”的感想
2013-06-21  作者(来源):谈谈对“责任”的感想

当今孩子处在学习阶段,要让孩子在学习上有动力、主观上肯努力,去愉悦地接受各门学科的知识。我认为对孩子要加强责任感的教育,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课。

所谓“责任”就是份内应做的事,而且是自觉地把份内的事做好。但是我们不可能去把这些生硬的概念、教条的理论去塞进孩子们的脑海中,而是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这种要求潜移默化地去影响他们,让他们乐意地接受。

譬如:我的孙女陈盈刚要进小学一年级读书时,我们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从以娱乐为主的幼儿园生生活能适应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生活,往往会对孩子告诫说:“你马上要读一年级了,不能再玩耍了,要收收骨头了。”诸如此类的话,这样让孩子一下子对一年级的学习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有了这种恐学心理,对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很不利的。首先他认为读书要吃苦头了。因为“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他想:这样一来,往后自己的生活不就是枯燥、烦恼,真没劲嘛!我在孩子刚进小学之前,就对孩子说“盈盈,你长大了,马上要离开幼儿园了,即将要到一个新的学校去学更多的本领了。在小学里,老师会教你很多在幼儿园里你不知道的知识,让你变得更聪明。今后在老师的教导下,你就会计算数学题,会朗诵文章,会。。。。。。因此,小孩对小学的学习有了一种迫切的心里,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去学到更多的本领。实质上这已经在她的心里有了一种做小学生的责任感。

而我孙女一二年级的学习生活,我一般以一些浅显的道理告诉她,让她渐渐懂得学习是学生的任务,一定要认真完成。所以,当她每天回家,翻开她的作业本,我会高兴地对她说:“哇!你今天又学到了新本领了!你真棒!“有时她一连几页的数学题做得全对时,我常常会以祝贺的语气说:“你这几天真是大丰收!”因此,在我的鼓励下,她总是很自觉地一丝不苟地完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或口头作业。我们家长也不会有这种催促她强制地去完成作业的烦恼。

升入中高年级后,各方面都较成熟些了,我对她的要求也更高了。把每次完成的作业形象地比喻为像厂里生产产品一样。你连续出现的错题就是等于生产出了次品一样。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设想一下,谁会喜欢买质量劣次的产品呢?当然发现错题后,我会更注意分析原因,究竟是接受知识上有障碍,还是粗心大意。如果是后者,那必须得批评的。这是毫无意义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种责任。

最近,贵校班上正在开展以“责任”为主题的活动,这点我感到很好,由此可见,学习已把“责任感”的教育成为道德教育的基点。我在上周看到孩子写的一段短文:写到“责任”,自己感到担任大队宣传委员就要有一定的工作责任感。所以每到周二中午她负责的红领巾广播,事先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力争做到安排有序,内容丰富。主动收集各中队的好人好事,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这就是一个大队宣传委员应做的份内事。也就是工作责任感。

看了她的短文后,我觉得孩子对“责任”这个概念已有了进一步理解,我便抓住这个契机,因势利导。让她知道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有一种责任感。如:工作责任感、学习责任感、集体责任感等。从而再引入到我们学生现在主要的责任,就是应该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要尽责任。有了强烈的责任感,每天的学习任务哪怕再艰巨,题目再难、再烦,我们也一定会有认真负责去完成的动力。这就是我们每个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只有上课时专心听讲。毫不懈怠,才能把老师的本领学到手。并且形象地告诉她,学习要像海绵吸水那样,贪婪地去学。让孩子的学习态度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促使她不断向上。我还经常鼓励她要向身边的同学学习,他们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以此,给孩子增加前进的动力。

我认为一个学生有了责任意识,在校对工作负责,对同学负责,对班级集体负责;在家对家庭负责;在社会上对自然负责,对他人负责。从小有了这种责任意识,长大了就不用担心不会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了。

责任意识加强了,去做任何事情都会力争努力,追求完美了。那么离成功之门也就不会遥远了。

 

 

                                            盈家长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