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新小学二00八学年度课程实施行动方案
一、课程开发
我们启新小学课程的开发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关于加强中小学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等六项教学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的引领下,并依据学校“三年规划”的具体内容进行设计的。我们的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在对每一个孩子最基本的综合素质的共性化培养中更要关注对每一个孩子个性特长的个性化培养。
我们启新的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其最终目的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权力与资源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来满足那些特长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运行
我们紧紧围绕学校“善学”这一培养目标,忠实执行国家(政府)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建立以学科课程内统整为主体部分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学期课程统整,让教师学会以教育科研的方式方法来研制《学期课程统整指南》。强调按《统整指南》研制与设计教案,按归照统整教案进行教学,大力推进课程统整的课堂教学实施,强调新知识传授的首次成功率,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创新,并积极开展教学评价和反思的研究,不断完善课程统整教学。
我们以现有教材为母本,充分吸收一切合理成分,同时参照研读其他版本的教科书进行分析对比,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作出取舍。数学组的教师们参考了浙江版的《现代小学数学》、江苏版的《新数学》、北师大的数学教材;语文组们研读了《上海市实验教材》、《H版》“老教材”;英语组的教师们参考了《新世纪》、《新标准》等英语教材,把几套教材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对比研究,取长补短,通过研究使我们手上的教材能更好地为“我们”所用,(课务安排表见附页)能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在课程统整的学生学习体系中,基础性内容处于核心地位,向外是拓展性内容,再向外就是探究性内容,随着学生学习时间的推移,年级的长高,其学习空间越来越大。相应的,三类课程学习内容的比重也发生变化。在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了语文拓展课、数学拓展课、英语拓展课和音乐拓展课。针对有“特长”的学生我们还开设了许多兴趣小组,如低年级的口语交际班、朗诵与主持人班、硬笔书法班、合唱队(多声部)训练、中国画小品班、扬琴班、模型制作班、心理辅导班、健美操、田径、长绳、乒乓等。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在掌握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个性特长,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围绕学校的“立德、怡心”的培养目标,本学期继续全面推进区重点课题《小学生健康人格基础性品质培养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班队活动、社会实践、家校协同等途径,全面推进课题实施,真正取得实效。本学期要在扎实推进具有共性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德育,逐渐形成既有德育基本要求的共性德育,又有针对学生个性特点的个别化德育的学校德育工作新格局。加强学科德育同基础性课程结合,将“勤奋、自信、诚信、负责、合作、大度”这些健康人格基础性品质培养的要求通过“学期课程统整”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形成各年段各有侧重的培养实践方案,切实加以实施。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先行试点研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根据这种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语文教研组的中高年级中继续进行推进,其他学科也要作相应的探索,以语文学科和品社学科为突破口开展“科学德育”的全面研究,将《小学生健康人格基础性品质的培养研究》同“两纲”教育结合起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尤其要加强校史的教育,形成《启新小学百年校史》的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史墙、校史资料等教育内容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从而形成健全的道德品质。
三、拓展课、探究课程运作与管理
A.拓展课程的建设
在学期课程统整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只有形成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才能保证强化办学特色及优势,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结合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的基本思路,构建学校的活动课程体系。我们希望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合理利用,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助推力,使我校的课程资源建设能力得到提高。
(一)课程内容
拓展型课程由限定拓展课和自主拓展课程两部分组成:
1、限定拓展课程
(1)专题教育:是学校依据国家要求设置专项教育内容的教学科目。如消防安全教育、环境与卫生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等。
(2)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班队等活动。
表1 启新小学限定拓展科目设置
|
类别 |
学习领域 |
科目名称 |
限
定
拓
展
课
程 |
专题
教育 |
安全教育 |
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 |
环境教育 |
爱护校园绿化、爱护社区绿化 |
国防教育 |
国防教育 |
健康教育 |
健康教育 |
禁毒教育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法制教育 |
法制教育宣传周 |
行为规范教育 |
各班行为规范训练 |
综合实践活动 |
校园文化活动 |
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入学典礼、“六一”庆祝会 |
自我服务与公益劳动 |
小岗位(值日班主席、节能员、领操员、图书服务员、每月进步星、推普员、卫生员) |
班队会活动 |
班队会、三年级十岁生日、队课、团课、入队入团仪式、五年级毕业典礼等 |
社会服务 |
假日小队、社区活动 |
社会实践 |
春秋游、民族传统教育、月主题活动 |
2、自主拓展课程
自主拓展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主要由基础性课程延伸的学科课程内容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其他学习活动组成,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培养目标及本校的办学理念,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开发的适合学校特点和条件的拓展型课程。
表2 启新小学自主拓展科目设置
课程类别 |
学习领域 |
科目名称 |
自主拓展校本课程 |
科技创新 |
创意机器人、模型制作、网页制作
网络基础、趣味数学 |
艺术表现 |
合唱、儿童画、书法、绒线编织、
民间工艺、鼓号队、折纸 |
体育竞技 |
跳踢、田径、桥牌 |
语言交际 |
快乐英语、心理驿站 |
二、课程的实施
(一)课时安排
限定拓展课程中,专题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每周5次晨会课进行。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学期开展1至3个主题的活动。
自主拓展课程中,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一、二年级,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每周一课时;三年级每周三课时,四至五年级每周二课时。
(二)组织形式
拓展型课程组织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自然班和组合班。自然班————以原班级为单位进行上课。组合班——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报名组班,每班人数不等。每位学生根据各年级的具体安排选择一至三个项目报名参加,并允许在活动过程中作调整。
师资:(1) 音、体、美专职教师担任。(2) 由该方面特长的非专职教师(语、数、英等)学科教师担任。(3) 校内培训 (阶段性培训和边培训边上岗相结合)。
(三)实施方法
(1)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专长所能,在规定时间内向教导处提供项目,教导处根据要开设的拓展型课程科目确定执教教师名单,并对执教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要撰写“课程纲要”,其内容主要是这门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由教导处汇总成项目库。
(2)拓展型课程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每学期初学生必须依据学校提供的拓展型课程选课表,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一至三门课程。年级组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微调。
(3)要求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教案(教材、教法、学生、练习或实践)和讲义(校本教材)。准时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学场所进行教学。每学期将抽查和定期检查教师拓展型课程的教案,平时加强巡视和听课。
(4)期末任课教师应将学生的出勤率、考核成绩、全套校本教材汇总后交教导处。教导处根据检查情况作出评价和奖励。
附表: 启新小学拓展型课程教师意向表
姓 名 |
|
申报课程 |
|
适合年级 |
|
课程设想
|
|
设施需求 |
|
学校意见 |
|
探究课程的建设
按照我校实施“学期课程统整“的基本思路:我们以基础型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系统为主干统整拓展型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探究型内容统整起来,建立起倒锥体形的学生课程统整的学习体系。所以我校的探究型课程的学习内容,是由任教基础型课程的教师根据本学科每学期的具体内容,依据《研究型课程指南》和学校《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发实施。
(一)实施方式
本校的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形式为专题作业,实施载体为“课题研究”,而课题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文献研究,也可以是实践研究;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实验研究;可以是求证式研究,也可以是思辨式研究等。
探究型课程采用的教与学的基本模式为“引导——探究——发展”,即以问题为中心,侧重于让学生独立钻研“合作探究”,“充分发展”。
1、基本方式:课题研究
2、探究活动各阶段的实施方式
调查、观察、查阅、测量、实验等。
3、组织形式:课堂为主,课外延伸相结合。
4、老师指导:以本学科教师辅导为主,如有需要还可以邀请相关学科教师参与辅导和评价。
5、场地、课时安排:课堂内为主,结合课余以及相关的实地场所。
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由语数英学科分别承担1/3,其它学科则将探究型内容纳入基础型课程的课时内完成,教学每一门基础型学科每学期至少一项探究作业。
6、成果表达:图画、照片、节目、口头汇报、局面汇报等。
7、成果交流:班级出小报、节目表演、讨论会。
(探究课名称及教师安排见附页)
四、教师队伍的提升
(一)通过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围绕学校提出的“善学”培养目标,以及《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编制与完善,教师通过搜集、筛选和群体性的讨论分析,学会“在问题成堆的地方聚集问题,在问题庞大的地方细化问题”。由课程统整衍生出的这些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它考验着教师学科知识的积淀和系统思维的能力,也关系到有关学科统整指南的科学性与实施的效能。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开展了基于行为改善的系列教师研修活动。
实例1:在探索中理清学科的内在线索。
实例2:关于语文学科统整中渗透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对话。
实例3:围绕“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培养”而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
实例4:一次印象深刻的循环观课研究活动。
通过一系列的教师研修活动,使教师成为课程实施进程中的调控者和创生者。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对自己的学习需求变得非常主动,教师在学习中对理论的运用与内化,促进理论向实践的有效转移。事实说明,课程统整下的教师研修,是教师与理论文献的实际性互。它是专业引领的一种方式,也是教师学习并掌握研究方法展开教育科研的体验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实践知识通过有意识的思考得以上升为理论知识。同时,外来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性知识。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下,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真正的提升!
(二)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核心人物作用。
在实施课程统整的过程中,教研组已成为探讨教学问题,展开有效实践的重要阵地。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教研组长的工作方式和策略需要创新,要善于发现同伴在实践探索中的知识缺陷,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引领同伴以系统和辩证的眼光架设课标与课堂教学之间的桥梁,引导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研究,进一步加强教师基本功的历练,积极开展教学评价与研究,把教研组真正建成教师教学潜能开发的基础,教师合作发展的学习型团队,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证,进一步把提高教学质量的任务落实到教研组。
在教研组内开展教师教学能力诊断,通过自我诊断和会诊,使每一个教师都明白自己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弄清自己教学能力结构中的长处与欠缺,看清自己专业发展的方向,并采取切实有针对的措施加以改进。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在学期课程统整的引领下,学校领导与教师以教育科研的思想方式和研究方法实施新课程,推动着教师研修的进一步发展,也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建设功能。由此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是新课程实施的科学保证。